極具香港本土特色的刺繡 |
正式全稱為前九廣鐵路鐘樓 ( Clock Tower ),已列為香港法定古蹟。鐘樓是由紅磚和花崗岩砌成,屬於九廣鐵路火車站一部份的鐘樓於 1915 年先建成,而火車站於 1916 年竣工。當年的九廣鐵路四通八達,九廣鐵路將香港與內地的鐵路系統相連接,沿著鐵路可一直北上達哈爾濱,續與橫跨西伯利亞的鐵路相連,通往歐洲大陸,1988 年 9 月 26 日著名的東方快車還曾經到訪過尖沙咀火車站。在市民強烈反對下,1975 年香港政府依然決定把火車站遷移紅磡填海區,只有鐘樓能保留下來 ( 圖片可以看到拆除中鐘樓 )
資料來源 : Next Stop Hong Kong
尖沙咀鐘樓是不少港人的集體回憶,不過鐘樓的鐘聲相信不是很多人聽過。鐘樓於 1921 年 3 月 22 日下午正式開始運行。除了在香港日治時期停止運作至 1945 年 10 月 2 日外( 其時火車站連同鐘樓亦一併被髹上保護色,直到重光後剝走 )該大鐘一直運行至今。然而,其響鬧報時裝置因四面時鐘由獨立摩打驅動而難以同步,自 1950 年起被移走。直至紅磡火車站落成,九廣鐵路公司將其遷往大堂裏擺放,其後被收藏於九鐵倉庫之內。在 1970 年代初鐘樓曾短暫用作政府牙科診所
資料來源 : 維基百科
2021 年乃鐘樓正式運作 100 周年,尖沙咀鐘樓於 12 月 9 日傍晚六時重新響鐘,是鐘樓相隔 71 年再次響鐘,鐘聲採用數碼技術還原。為回復當年鐘聲,香港文化中心遂展開一場遠至英國的尋聲之旅,成功聯絡鑄造鐘樓銅鐘的廠商:英國約翰泰勒鑄鐘廠。原來鑄鐘廠於 1919 年鑄造了香港銅鐘後不久,以同樣方式、相同工匠與物料,鑄造了另一降E調同款銅鐘,不論調音及重量均相同。該銅鐘現存放於英國拉夫堡一博物館內,可供重新錄製銅鐘聲。如今市民聽到的鐘聲就是通過數碼鐘聲系統,將錄製的鐘聲與香港天文台的網絡時間聯繫,實現同步報時,由每日早上八時至午夜期間每小時響起。
資料來源 : Bauhinia Magazine
相片來自網上
横浜開港資料館所蔵 |
1988年在港開業的聘珍樓,看起來和普通酒樓一樣平平無奇,殊不知它卻擁有一段遠不止「1988」四個字的歷史——早於1884年,聘珍樓正式在日本橫濱開業。
1858年,日本與歐美多國簽定安政條約開放居留地。翌年開放的橫濱港,迅即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來交易,當中也包括主要來自香港和上海的華僑。當時的日本設有與香港和上海的定期航線,華人買走北海道鮑魚和昆布,至於日本也引入台灣砂糖、活字印刷術等等。
在華僑聚居的這裡,有關帝廟、中華學校,也少不了中式餐廳。那時有個說法叫「三把刀」,代表華僑特別擅長裁縫、理髪、烹飪。近年,橫濱中華街有多達250家中式餐廳,包括1884年開業的聘珍樓。某些日本網站寫它開業於1887年,是由於不少新聞報導因關東大地震和橫濱空襲而散失,一度引致資訊錯誤。
明治時期的中餐吃什麼?殘餘資料很少。例如1902年東京清使館宴會菜單,有蒸鴨、青豆炒蝦、杏仁糖水,或許可作少少參考。
聘珍樓網站寫到,日本逾百年歷史的老字號有三萬多家,但逾百年的中華料理就只有聘珍樓,也令它成為現存最古老的中華料理店。聘珍樓由張姓華僑所創,經營了兩代,交由鮑姓家族經營三代,後來由林達雄接手,現任總裁是林康弘。而香港店雖然與日本公司沒直接關聯,但代表都是林氏。
可惜的是橫濱本店早前宣布結業。但他們將會積極尋找新舖,算是唯一可興幸的地方吧。
資料:https://www.chinatown.or.jp/feature/history/
自上次 KAWS 灰色死人公仔之後,正苦又一破壞風水之作 - 跳樓掛屍棚
今次由法國著名藝術家 JR 在海運大廈展出他在亞洲首件 Giants 系列作品 - Rising Up
原是用維港作背景,加上香港搭棚手藝,以運動員跳高捕足其飛躍香港天際之意,但看來看去只像灰人跳樓再插在竹棚上,與近來市況吻合,實為破壞風水又一傑作。
位於佐敦官涌的廖孖記腐乳王, 除了家傳戶繞的腐乳外, 還有其他醬料出售 2024 年 7 月因被發現產品是大陸來料加工後, 第四代存人決定關門大吉, 結束這個香港品牌 圖片源自 Yahoo HK & Sky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