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

清末太子監岑光樾



家族袓墳出自著名清朝太子監岑光樾手筆,今年 ( 2020 ) 乃岑太史仙逝六十周年紀念,在網路上找到有關岑太史的資料。

岑光樾 ( 1876-1960 ),廣東順德人,於光緒三十年( 1904 )甲辰考獲進士並授翰林院庶吉士,辛亥革命後移居香港並於般含道辦學,香港淪陷時避居故里,和平後 1947 年回港復辦成達中學,至 1959 年逝世,終年八十五歲。岑光樾屬於前清 * 翰林 亦稱太史 )、書法學問出類拔萃,他在香港專注辦學,同時替不少學校、組織及商號等作聯寫字,現時在保良局正門 / 博愛醫院牌坊 / 東華東院,也保留著岑光樾所書的楹聯,這些書法藝術既能替牌坊建築作裝飾,亦為建築物錦上增添文化色彩


岑光樾在鄉間隱居了十多年後,於 1925 年應昔日同僚賴際熙的邀請,到香港成達書院講授中文和國學,自此展開在香港長達三十多年的教育事業。次年香港政府成立官立漢文中學,岑光樾轉聘為該校國文教師,並兼任漢文師範日夜校講席,以翰林的高才俯首為香港學生句讀儒家經典。當年香港政府開辦的中文教育,師資水平之高可謂空前絕後。

岑光樾在官立漢文中學任教至 1938 年退休,隨即轉任西南中學文史教席。在港十多年間,岑光樾經常參與學海書樓、正聲吟社等文化活動,不愁寂寞。日治後期,岑光樾回鄉避禍,並設成達學校,一時四方子弟聞風而至不知凡許。戰後香港人口激增,原有學校不足以應付局面。1947 年,岑光樾應香港友好力邀回港,於灣仔軒尼詩道創辦成達中學及附屬小學,次年增設分校。岑光樾老當益壯,以七十一歲高齡自任校長,確實做到誨人不倦,不知老之將至的境界。岑光樾才高學博,難得長期屈處香江而不以為辱。其書法端莊秀麗,行楷師法趙孟頫而兼有唐人風格,又擅寫擘窠大字,於是不時為人邀作招牌對聯,甚享盛名。1960 年夏天,成達中學停辦,不久岑光樾病逝,享年八十六歲,葬於荃灣華人永逺墳場,德壽兼修。

華僑日報, 1960-08-18
* [ 翰林院編修 ] 乃代表太史是科舉進士出身, " 通議大夫 " 是太史所獲之最高官階 









岑光樾與香港
清朝四位太子監的書法,寫得最好當然是左方岑光樾的筆跡,陳光火曾說岑光樾當年在皇后大道中,中央戲院賣字,由左方起屬岑光樾、桂坫、江孔殷、區大原的書法。他們都是辛亥革命後移居香港的清朝京官,而元朗博愛醫院舊門樓的對聯就是由岑光樾所寫。

* 陳火光 : 元朗區內有一間隱世私人博物館,曾經被無線電視及傳媒訪問,館長是陳火光先生(火光叔),乃是元朗區內著名鄉紳,在八九十年的香港年鑑中,陳火光這個名字皆出現在「人名辭典」
陳火光先生珍藏,左為岑太史墨簿

相片源自網路
延讀 
https://zh.m.wikipedia.org/zh-hk/岑光樾

Muji HK 刺繡坊

  極具香港本土特色的刺繡